2006年3月15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乱花钱戳穿了乱收费的挡箭牌
周稀银

  近日,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负责人在两会上表示,把教育乱收费的首要原因归为教育投入不足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。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支出年均增长16.2%,8年增长了2.3倍,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递增9.1%的水平,但教育乱收费并不见减少。而收费问题严重的学校,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或财政投入多的城市学校(3月11日《新京报》)。
    学校乱收费“有口皆碑”,但他们如何乱花钱却鲜为人知,对照教育部乱收费主因是“投入不足”的理由,听听财政部袒露的“投入家底”,我们既为自己平日里对“投入不足”的认同,甚至心甘情愿地往这个无底洞里扔钱感到可悲,又为教育部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乱象丛生而感到可恨。
    有关学校乱花钱的“伎俩”,财政部门掌握的一部分途径为两方面:一是不顾国家规定,将学校收费收入与教职工津贴支出直接挂钩。比如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中小学,按照“一费制标准”收取的杂费收入,本应全部用于学校运转,但有将近一半被违规用于人员津贴补助和福利。二是一些地方超规模建设的豪华学校所需投入,除了财政拨款以外,多为依靠向学生收费来解决。同时,为了筹措高额的运转费用,还要向学生再收费,从而出现恶性循环。如此,不仅戳穿了投入不足的谎言,推翻了“投入到位乱收费才能中断”的狼子野心,而且让公众对“乱收费——乱花钱——乱收费”的恶性循环有了深刻的认识。我们有理由提出质疑:既然乱花钱猛于乱收费,那各地对学校乱花钱的监管为何如此苍白乏力?
    很显然,收支两条线管理是“掌控”学校乱收乱支的“命脉”。然而,现实却告诉我们,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未尽“地主”之谊,突出的原因,我以为在于两点:一是侧重于治理乱收费,放松乃至放弃了乱花钱的跟踪管理,相关部门近乎“失守”,任由教育部门“自控”,其结果反是“失控”,让学校乱花钱大行其道,肆无忌惮;二是片面对学校基建项目“一路绿灯”,给乱收费提供了庇护和寻租的合法渠道。而基建项目中的再腐败,包括教育部门内部互腐、外腐,更是个惊天黑洞,这也是学校小金库久关不闭、甚至“巍然屹立”的直接因素。
    近段时间,教育部的几个动作多少让我们有了一点信心,比如,将对铺张浪费的校庆予以曝光,将派出专门的班子对学校收支进行督查等等,我们不否定他们这些措施的作用,但要对乱花钱构成“威胁”,只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变“坐姿”为“站姿”,主动出击,才能扼住乱花钱的“喉咙”。一方面严格兑现上级财政拨付资金,不授其口柄;另一方面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,逐步规范收费行为的同时,决不允许学校收入体外循环或进入小金库,一经查实,校长首先要被撤职。重点的精力应放在支出上,严格控减和审批基建项目,严格检查教育福利发放,尽最大可能“下调”校长的支出权限,严密监控各项支出,彻底改变管之不力、甚至置之不管的“塌陷局面”。